欢迎访问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培训 >> 正文

    访学交流——“东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总结汇报

    2011年09月03日 00:00  点击:[]

    东北师范大学访问学者总结

    思政教科部李立菊

    2010年9月——2011年7月,我被学校选派到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做访问学者,历时10个月,两学期。现把自己访学的基本情况向大家作以汇报。

    一、项目介绍

    我参加的进修项目全称叫做“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本项目是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而设立的。这项高等学校青年骨干项目是通过个人申请、选派学校推荐、接受学校审核、教育部宏观调控的方式,每年选派1000名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国内访问学者赴国内重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领域进行研修,使访学教师能够及时跟踪了解学术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提高教学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增强创新意识,为回到自身岗位后发挥学术带头人或学术骨干作用奠定基础。教育部人事司负责本项目的组织与协调工作。教育部高等学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负责本项目日常工作。本项目所需经费按照“四个一点”的原则筹措,即教育部资助一点,接受学校减免一点,选派学校支持一点,访问学者承担一点。东北师范大学学费3000元/1人。

    二、访学经过

    (一)拜访导师,并与导师共同制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变革课题研究方案。

    导师介绍:我的导师孙堂厚199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中共党史专业博士生导师、吉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吉林省国史学术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党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政党与中国政治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出版著作、教材15部。其中个人学术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文章)52篇,其中国家级2篇、学科级和CSSCI19篇,获省部级(含学会)以上科研获奖11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各1项。

    确定课题研究内容: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辛历程及哲学思考;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使中国革命实现跨越式发展;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使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研究具体实施计划及步骤:

    1、2010年9——12月,在导师指导下阅读经典文献、查阅相关资料。

    2、2011年1——3月,进行资料的整理,围绕课题进行研究。

    3、2011年4——7月,进行专题研究及论文的撰写,争取公开发表。

    (二)访学期间主要活动:

    1、主要研修活动:

    (1)研读导师孙堂厚教授推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 》(田克勤教授著)、《思想的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等著作。

    (2)听孙堂厚教授给博士生讲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题、给硕士研究生讲授的中共党史研究专题,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盛海英教授主讲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3)协助导师批改硕士生的作业及论文。

    三、访学成果及其感悟

    为期一年的访学,取得如下科研成果:

    撰写论文4篇论文:《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主体》发表于《黑河学刊》210年第11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与平台搭建》发表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发表于《黑龙江教育》2011年第9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审稿《吉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待发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研究》审稿待发)。

    回顾一年来的访学生活,东北师大的校风、师风、学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导师的专业方面的高屋建瓴、科研方面的前沿意识,给了我很大的鼓舞。

    感谢学院领导和同志们为我一年的访学创造条件,使我有机会梳理自己学术研究的思路,也看到自己在教研和科研方面的不足,也更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建议够条件的教师有机会都走出来,向学术名师请教与学术同行交流,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与能力

    不当之处望同事们指正。

    上一条:黑龙江省政治学会第六次代表大会 下一条:“黑龙江省高校第十五期《基础》课骨干培训班暨提高基础课教育教学质量主题交流研讨”总结汇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