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由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组成,教研室成员主要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部分教师同时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课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在2019年被评为“校级优秀课程”,2020年被评为“校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教研室成员5次获省高校思政课“精彩案例”、“精彩课件”、“精彩讲义”等奖励,获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竞赛奖二等奖2人,校级微课大赛2人、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2人、龙江讲坛师资库成员1人、省委理论宣讲师资库成员1人、市委宣讲团成员1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教师1人、校级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1人、校级优秀教师1人、校级科研先进个人1人,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编辑部专家组成员1人。
科研成果丰硕。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6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3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4项、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3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5部、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6项、软件著作权1项。
在教研室教师指导下“青年马克思主义研学社”在2024年度获得校级“五星社团”奖励。
教研室主要成员简介
范微: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校级优秀课程负责人,《思想道德与法治》校级优秀课程主讲教师,省《思想道德与法治》实践一流课程主讲教师。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黑河学院课程综合改革项目1项,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参与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0余项。围绕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
何冰:主持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4项、省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项、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出版学术著作2部、参编教材3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围绕课程思政、龙江优秀精神撰写的学术论文分别被潍坊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采纳。理论文章获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期间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奖二等奖、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理论征文二等奖、三等奖等。

陈丽丽:主持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黑龙江省远程教育协会项目1项,发表外文核心2篇,省级一般期刊论文多篇,参与完成专著2部。2022年获批一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获批实用新型专利3项。长期致力于地方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孙越:主持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1项、省教改项目1项、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省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3年获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系列”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2年获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课专项组二等奖;2022年获黑龙江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大赛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