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黑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正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大纲

    2011年03月20日 14:51  点击:[]

    黑河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期:第二学  

    时:36学时   学分:2  周数:18    

    :     22学时        周数:11    

    习:        7学时      周数:3.5    

     :      7学时      周数:3.5    

    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别:公共必修

    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一、 课程的任务和教学目的

    (一)理论教学任务和目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既是历史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更好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天,还应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

    本课程是全校学生的必修课。通过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通过讲授19世纪中叶以来的近现代历史,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这段历史。通过借鉴历史,思考和探求中华民族赖以走向近现代化的历史文化的内涵,培植既不骄傲自大又不妄自菲薄,既自信又虚心的新民族文化心理特质,使我们减少前进道路上的曲折,顺利走向富强、民主、文明的明天。

    (二)实践教学任务和目的: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设置“05方案”新方案为依据,充分利用主渠道、主阵地进行教学,同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境,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大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大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理论学习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方法: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实践教学、自主学习为辅,通过讨论研究、多媒体音频和视频等教学方式和手段,

    三、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学时分配:

    (一)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8学时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含影像资料)    自主学习   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必要性,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方法。了解中国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走向近代的及中国落伍的原因。明确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了解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新趋向。掌握近代中国人民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革命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形成原因。

    2.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主要任务及其关系。

    3.近代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三)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一)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 (二)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含影像资料)    课堂教学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政治控制、经济掠夺、文化渗透等四个方面的分析,全面掌握资本—帝国主义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了解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反抗斗争是中华民族历尽劫难而不亡的决定性因素,同时了解清朝社会制度的腐败是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失败的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人民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

    2.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

    3.近代中华民族的觉醒。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一、军事侵略  二、政治控制三、经济掠夺四、文化渗透

    第二节 抵御外来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含影像资料)      3学时

    1课堂教学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了解中国社会是如何艰难地转变与进步的,掌握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统治集团及资产阶级维新派探索失败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正确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2.认识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局限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一、洋务事业的兴办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及其失败

    第三节 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夭折

    一、戊戌维新运动      二、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2、实践教学:观看影片《爱新觉罗溥仪》                  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观看影片,使学生了解末代皇帝溥仪在不同历史时期跌宕起伏的一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把一个封建社会的皇帝改造成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的。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含影像资料)自主学习: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奋斗过程,了解袁世凯及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动统治。掌握辛亥革命的意义及资产阶级共和国在中国行不通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区别

    2.理解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说明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二)中篇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19学时      

    综述——翻天覆地的三十年(含影像资料)     自主学习    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及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影响,掌握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及中国人民的最终选择。了解中国先进分子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及方式,掌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的新面貌,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道路的过程,全面了解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历史,掌握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而奋斗的艰辛过程。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三十年间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2.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人民共和国建国方案的背景、内容与特点。

    3.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人民共和国方案的原因。

    教学内容

    一、中国所处的时代和国际环境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世界(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

    二、“三座大山”的重压

    (一)外国垄断资本的在中国的扩张()占优势地位的中国封建经济

    ()官僚资本的急剧膨胀(四)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状况及其艰难处境

    三、两个中国之命运

    (一)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建国方案  ()两种基本的选择,两个中国之命运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含影像资料)           3学时

    1、课堂教学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意义,了解中国的先进分子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过程中的作用,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兴起的历史必然性。明确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掌握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了解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对中国革命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掌握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其经验教训。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历史特点

    2.中国共产党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3.中国革命新局面的表现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一、北洋军阀的统治   二、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三、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四、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二、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

    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其历史特点

    第三节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  二、实行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的高潮

    2、观看影片 《建党伟业》                       实践教学: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观看影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发展壮大的,进一步认识到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念。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含影像资料)     自主学习   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如何建立反动专制统治,明确国民党成为中国革命对象的原因。明确中国共产党所进行的武装革命和土地革命的历史意义,了解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掌握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现实意义。了解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以及党是如何纠正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及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

    2.中国共产党三次“左”倾错误表现及其根源

    3.遵义会议历史地位和长征精神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

    一、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二、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

    三、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节 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及其挫折  二、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性转折

    三、总结历史经验,迎接全国性的抗日战争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含影像资料)        8学时

    1、课堂教学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及相关重大历史事件,了解日军惨无人道的野蛮罪行。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意义,明确中国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掌握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用和意义 、

    2.理解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3.抗战胜利的伟大意义及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

    一、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及其实施二、残暴的殖民统治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

    第二节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

    一、中国共产党举起武装抗日的旗帜   二、局部抗战与救亡运动

    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四、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第三节 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

    一、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二、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一、全面抗战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方针二、敌后战场的开辟与游击战争的发展

    三、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四、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六、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第五节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意义和基本经验

      2、实践教学:参观孙吴胜山要塞二战遗址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大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认识到只有不忘过去,汲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的悲剧重演。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含影像资料)                  5学时

    1、课堂教学                                      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为和平民主所进行的斗争及内战的过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的过程。明确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及国民党统治崩溃的原因。掌握在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掌握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重点和难点

    1.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方针及其斗争,认清全面内战爆发的原因

      2.国民党政权覆亡的历史必然性  3.中国革命胜利取得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二节 国民党政府处于全民的包围中

    一、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二、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

    三、第二条战线的形成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

    一、各民主党派的历史发展    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

    三、第三条道路的幻灭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

    第四节 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一、南京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二、人民政协与《共同纲领》

    三、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和基本经验

    2、实践教学:观看影片《建国大业》                      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观看影片,帮助学生解国史、国情,进一步认识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来之不易的,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三)下编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4920099学时

    综述——辉煌的历史征程(含影像资料)    自主学习  1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过程及其成立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过程。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带来的伟大历史转折,明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其根本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2.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

    3.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

    教学内容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进程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性成就

    1.经济上:从争取经济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政治上:从赢得政治独立到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3.文化上:从发展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4.外交上:从打破封锁到全方位对外开放

    5.军事上:从“小米加步枪”到逐步实现国防现代化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含影像资料)课堂教学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建国初期的国内外形势以及中国共产党巩固政权的措施,明确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质的社会,掌握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了解三大改造的特点及其历史经验,掌握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和基本矛盾

    2.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和步骤

    3.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与发展道路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含影像资料) 课堂教学2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明确中国共产党在这十年中经济建设指导方针的失误及如何看待失误,了解纠正“左”倾错误中的曲折。

     教学重点和难点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成就和经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二节 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结果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严重的曲折,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 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一、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基本建立

    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文化、医疗、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国际地位的提高与国际环境的改善

    四、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含影像资料) 课堂教学4学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思想上政治上拨乱反正和经济上调整整顿的必要性;掌握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简要了解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以来的历史过程,掌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

    2.改革开放的全面开展和巨大成就  3.党的十八大的主要精神及重大意义。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

    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

    第二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展开

    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第三节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二、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第五节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  二、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和主要经验

    三、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四、成绩评定和考核方式

    (一)、分数评定:

    1、平时成绩:30分(含课堂出勤,课堂参与,学习态度等)

    2、实践成绩:20

    3、期末成绩:笔试(开卷)50

    (二)、考核方式:

    1、实践考核:评定学生实践报告在6月末完成。

    1)实践教学的成绩主要由任课教师考核。

    2每位同学必须完成实践教学中规定的观后感、心得体会等相关内容,任课教师根据完成情况、完成质量、参与态度等方面,综合考核,给出成绩。观看《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爱新觉罗溥仪》,结合自己的认识撰写心得,不少于3000字;参观孙吴胜山要塞二战遗址的同学,结合自己的认识撰写感言上传师生论坛,不超过300字(在指定班级主题下进行)。

    3)实践教学的考核成绩占课程成绩的20%

    2、期末考核:全校统一设置考场,采取开卷考试,统一阅卷。

    五、教材与参考书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二)、《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三)、《中国近代史纲》,龚书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四)、《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主编,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2版),何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六)、《中国现代史》(上、下册),王桧林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上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2010001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版) 下一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 教学大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