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4月2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春季学期首次行走在中俄边境线上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体验,推动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让思政教育“活”起来、“动”起来,构建“课程+实践+研究”的立体化育人体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真理力量,厚植家国情怀。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及部分大学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

本次实践教学活动结合地方红色资源与社会发展实际,先后在黑河市旅俄华侨纪念馆、马占山将军纪念馆、黑河商会历史陈列馆开展现场教学,带领同学们沿着黑龙江边领悟红色精神。讲师通过实地参观、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形式,在行走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与运用。
行走的大思政课”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触摸时代脉搏、感悟思想伟力。参与活动的学生纷纷表示,这种教学形式新颖生动,收获颇丰,通过实地走访,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在今后的学习中要学以致用,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表示,此次行走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学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也是我院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行走在中俄边境线上的大思政课--在黑龙江边讲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故事》的扩展运用。

接下来,学院将继续挖掘整合优质资源,丰富实践教学形式,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不断提升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撰稿:王 静
一审:陈丽丽
二审:刘胤廷
三审:杜 英